找到相关内容32954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世亲菩萨对《无量寿经》诠释:《无量寿经优婆提舍》(2)

      关于极乐国土众生的情形,事实上,在前面叙述佛土功德庄严与佛功德庄严时,已经有许多的描述,如“永离身心恼,受乐常无间”等等;而世亲在此段,对于极乐世界的菩萨,不再叙述他们如何的快乐自在、华丽庄严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41979286.html
  • 《洛阳伽蓝记》自注的再认识

    提出问题到吴若准、唐晏的力行,都需要非同凡响的见识和勇气。他们护惜古代著作,努力恢复其本来面目,使该书自注被遗落千年之后又以近似的真面目出现。由于时隔千年,资料十分匮乏,想要完全恢复《洛阳伽蓝记》自注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5580133.html
  • 人涅盘之后的境界怎么样--星云大师

    先贤证得涅盘的实例却是真实不虚的。大家听到这里,也许会这样想:那些都是道行高深的大德圣贤,我们凡夫俗子怎么能及得上他们呢?如果各位有这种想法,那就好像认为大龙眼树结的果实像橘子大,小龙眼树结的果比葡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05480665.html
  • 明《初刻南藏》研究(1)

    藏所录多部禅宗典籍的重校者,因此他们关于《初刻南藏》雕板情况的记载是可信的。   僧录司原在天界寺,洪武二十一年寺灾,迁天禧寺。   《初刻南藏》的刊板地点虽无记载,但经板存放处则是明确的。据《...

    何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54680669.html
  • 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

    我陪台湾佛教图像学研究中心赖鹏举等先生参观第31窟时,向他们请教南壁的经变内容,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生屈直敏视力很好,他从卢舍那佛右侧的一组壁画榜题中发现“非法”二字,另一位博士生杨明芬(台湾),...

    贺世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3980791.html
  • 战后台湾佛教史料的查找与运用

    卓遵宏与协修侯坤宏就是。他们曾共同访问高雄元亨寺的吴老择居士,以国史馆的名义出版了《台湾佛教一甲子──吴老择先生访谈录》(2003年12月),由于此一访谈录出版后,引起部分相关当事者的关切,加上书籍已经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2880961.html
  • 慧远大师念佛思想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考辨

    念佛法门已有相当的时日,念佛三昧诗的集体唱和,反映出他们对修习念佛法门的深切情怀。从中可以看出,其修习念佛三昧的目的,无非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诗集的作者之一王齐之写道:“至哉之念,注心西极。”[39]慧...

    杨净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24781205.html
  • 温州宗教历史概况略析

    上下组织隶属,以地名为名,无论大小均一律平等,故称之为:兄弟会。在教会里,不设牧师、教师等聖职人员,只有信徒、同工、长老称谓,他们只负责聚会时的整领兼办理一些事务性工作。   七、交通会:交通会来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4381383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特质

    际,教化一切有情,令他们悟入诸法唯识相性,觉悟解脱。   四、唯识学果之特质   唯识果是由唯识观行所入真实的现观。大乘一切佛法,无不是令众生拔一切苦,得究竟安乐,无不背弃流转,趣向还灭;六度万...疑网,让他们受用大乘法乐。《八识规矩颂》云:“如来现起他受用,十地菩萨所被机”。   (3)、化身(或变化身),是诸如来由成所作智,示现无量的随类不同的化身,居住在净土或秽土,为未登地的诸大菩萨众、二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3681506.html
  • 荆溪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

    天台思想回归天台智者,以厘清天台思想在于缘起中道实相论,而非在性具性恶。性具性恶之思想,基本上是来自于湛然知礼他们之思想,而近代学者所依据是就湛然知礼之思想来理解天台智者思想。《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》一书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081704.html